亲子关系就像一个回音洞。你越吼越骂,他越倔。要养一个温柔会说话的孩子,不妨先改变一下语气。
"孩子越大,越难管教。"
“跟他说两句,他就能答你十句。”
“你命令得越多,你就越反对。”
......
的确,孩子越大,意识越独立。父母控制孩子的行为真的不容易。
但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:当孩子顶嘴时,父母首先不合格。
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叛逆语气往往是父母“教”出来的。
01
无论你的语气如何,你孩子的态度都会是
邻居有个8岁的女儿,总是给人乖巧的印象。
有一次在电梯里碰到邻居和女儿,看到邻居大喊大叫说:
“我知道怎么一直玩手机。我不写作业,不练习。你觉得你想干什么?”
越说越兴奋,越会上手。
我以为孩子会哭,会害怕,没想到小女孩昂起头,毫不示弱:
“我就玩一会儿手机。有什么不好?你下班又不是看电视剧,饭都是你爸做的!”
双方的火药味越来越浓,直到孩子父亲出现才缓解。
我在想,这么聪明懂事的孩子,平时怎么会这样说话。想想也不奇怪。
孩子说话的语气和不服输的态度不就是邻居的缩小版吗?
李玫瑾教授说:“你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决定了他们对你的态度。”
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。孩子在镜子前自然会跟着父母做。
俗话说,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孩子能打洞。
话虽俗气,但道理是真的。
孩子就是父母。
如果你希望孩子对你的态度有所改变,那么父母就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。
因为你说话的语气决定了孩子对你的态度。
02
真正的说服是好好沟通
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不听管教,喜欢和自己作对,说什么都不听。
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孩子,却从不反思自己的问题。
中国式父母喜欢以理服人。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,总是不自觉的压抑,试图高调的说服孩子听自己的话。
众所周知,不会说话,不懂得好好沟通的父母,越说孩子越叛逆。海明威说:
“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学会说话,却花了六十年时间学会闭嘴。
很多时候,越聊越疏远,矛盾越多。
在交流中,大多数人总是渴望表达自己,但他们根本不了解对方。"
亲子关系也是如此。
一有事情发生,父母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,持有自己的观点,没完没了地给孩子说教。
只关心持续的输出,却忘了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。
你说的越多,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就会越远,自然,孩子也会越抗拒和父母接触。
“孩子不傻”说:
“成年人常常认为和我们说话就是交流。事实上,他们在自言自语,他们感觉很好。”
一旦忽视了孩子的感受,沟通也就失去了效果。
父母如果真的想说服孩子,一定要用平等的态度和语气和孩子好好对话。
真正的交流是双向的,有输出才有输入,这样孩子才有机会表达自己,孩子才会在意你说的话。
03
父母的语气影响孩子的未来
蔡元培先生在《中国修养》中说:
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,而是健全的人格培养。
是家庭孩子成长的重要平台。作为这个平台的管理者,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方向。
都说家教的成功来自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,父母说话的语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。
我接触过两个不同家庭的孩子。
说话轻声细语,不慌不忙的声音让人感觉很舒服;
一个演讲者总是如此匆忙,以至于他甚至听不到他想说的话。
直到看到双方家长,我才忍不住感叹,家庭教育中的“潜移默化”和“暴露式”教育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。
父母无论什么脾气,孩子都会死。
胡适曾在《我的母亲》一文中深情地回忆说:
如果我学会了一点点好脾气,如果我学会了一点点善良,如果我能原谅和体谅——我得感谢我的母亲。
亲子关系就像回声之谷。父母发出什么样的声音,孩子自然会回馈什么样的声音。
父母对孩子说话粗暴,孩子自然充满戾气;
对父母和孩子轻声说话,孩子自然回以平静;
都说父母的嘴决定孩子的路。
孩子性格的形成早有迹可循,父母说话的态度更是影响着孩子未来的走向。
—结尾—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