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听到家长说这种现象:我的孩子根本没有目标,每天混日子,一脸焦虑。
或者:他怎么会对未来毫无概念?小小年纪,我就像一条咸鱼。我看着就生气!
于是他们给了我任务:你能不能开导他有个目标?别忘了补充一句:最好和学习有关系。
我很无奈,因为我知道,除了社会环境让孩子早期衣食无忧,树立大理想的动力更少,家庭依然是孩子树立目标和理想的温床。
那么为什么孩子没有目标呢?我从我的案例中发现了以下因素:
01
父母对“目标”的理解太局限了
我曾经问过一个妈妈:你觉得“目标”是什么?
她说:很简单。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,孩子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,考哪个班,或者成绩提高多少。
我说: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。还有别的吗?
她说,我对她要求也不多,仅此而已。
看,这位妈妈说“我对孩子要求不多”,所以她定了这个目标。
这就是问题所在。在这位母亲眼里,“目标”二字只和成就挂钩。这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?
父母一提目标,孩子就想到考试和成绩。如果一个孩子天生爱学习爱考试,那也没什么。一旦孩子不够上进,学习有困难,一听到“目标”这个词就会紧张、警觉,以后就会敬而远之。
02
父母曾经否定过孩子的目标
这个比较常见。我有一个初中生的案例,以前成绩很好,中考前滑倒,喜欢打游戏,表示害怕上学,所以经常请假在家。
重点是,他也喜欢打游戏。当你在家的时候,你会花很多时间玩游戏。妈妈曾经旁敲侧击的问他:你以后想干什么,想做什么工作?
孩子说:做电竞主播。
我一听,机会来了!于是我在一次集训前和他聊起了电竞行业,我问他:你的偶像是谁?
他说了一个名字,我让他描述一下这个人的特点。他饶有兴致地说。
后来看了主播的微博,查了他的资料。第二次和第三次催眠训练前,我和孩子聊过他。
到了第四次,孩子变了,不想说了。他说:我觉得做电竞主播没什么好的。我不会再这样了。
我问:你想做什么?
他说:我想成为游戏开发的工程师。
我没有表现出兴奋,而是平静地问:你是怎么想到做这份工作的?
他说:因为做主播很辛苦,要有青春饭,可以长期做游戏开发,也有技术含量。
问:你决定了吗?
他说,好吧,就这么定了。
我说:我决定了,我来恭喜你。
然后他对自己说:我以后要学好英语,因为我想成为一名英语游戏开发工程师。
后来孩子考上了理想的高中。
在这之前,我妈很担心,说:他要直播比赛,那就完了。
妈妈学到了一个道理:当孩子有了一定的目标,我们不要轻易否定。而是对他的目标做一些梳理和引导,那么孩子就有机会真正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长处和特长的健康目标。
有些父母听到他们的孩子说,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。你会指着孩子的作业说:“以你的水平,你还是个科学家。”
所以孩子觉得自己配不上高尚的理想,以后再也不敢理性思考了。
03
父母忽视他们的孩子设定的小目标
老一辈说得好:每顿饭都要吃,每件事都要一件一件做。其实任何习惯的建立都是如此。如果你以前从未做过某件事,你很难在一夜之间建立起对它的熟悉感和掌控力。
确立目标也是如此。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过目标,那么他对目标的概念和实现的过程就会模糊和陌生。
相反,如果他经常瞄准并做到了。然后他会对“目标”这个词很熟悉,很热情,因为那是他经历过的。
有一个男孩B,他的父母总是说他没有目标。后来我问孩子:你今天催眠训练完回家准备做什么?
他说,我准备回家在楼下锻炼半个小时,然后回家吃饭,吃完饭再开始写作业。
我故意说:看来你是个很有计划和目标的人啊!
他愣了一下,问我,老师,这是我的目标吗?我父母从来不这么认为。
是的,父母认为的目标与日常计划无关,只与人生理想和考试成绩有关。
但是未来的生活太遥远,考试成绩充满压力,需要从“小”开始,先树立“小而美”的目标。
我对孩子说:当然是目标。只要你回家的时候真的做到了,那么你就是一个有目标,有能力实现目标的人。太神奇了。
第二天他妈跟我说:孩子回到小区就去跑步了,然后回来吃饭,开始写作业。他一口气写了一个多小时,真的是变化很大。
我跟他妈说:因为他有目标。
妈妈说:所以这就是目标。
是的,这也是目标。
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心理学原理:是什么促使我们反复做某件事?
是两个因素:熟悉感和成就感。
熟悉带来安全感,成就感带来自信。如果孩子曾经有过一个小目标,并且很轻松地实现了,他会很有成就感,会给自己一个内心的评价:我是一个能实现目标的人。
然后他以后就敢复读了,于是他的自信心和目标就像滚雪球一样,越来越大。
所以,父母在希望孩子有目标和理想之前,首先要换一种眼光,用多维度的视角来看待目标。
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有目标的人。
就像这一刻,如果你花8分钟看完这篇文章,你也可以问问自己:我的目标是什么?我想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?
比如看完文章,你会打理一份工作,或者你会为家人准备一顿饭,或者你会遇到一个朋友……你可以问自己:我怎么才能完成这份工作?我应该为家人准备什么样的饭菜?
当我遇见我的朋友时,我谈论什么?从哪里说起?
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的目标。有了它们,你的潜意识就会开始准确定位它们,这样你不仅可以节省选择的时间,还可以提高你做任何事情的效率。
如果你今天做到了这一切,明天早上你可以问自己: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?
然后你会有一个更有条理和充实的一天。
这样,你就会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高效的人。你可以开始建立更大的理想和目标,并把这个大目标和日常的小目标贯穿其中,一步一步去实现。
那么你的孩子就会觉得理所当然,就会变得有条不紊,从容不迫。
—结尾—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