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教育中,榜样永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。每个父母都有责任让自己的孩子知道,我爱的不是必须优秀的你,而是独一无二的你。
01
前两天邻居小美带着女儿安安来我家玩。
安安和儿子小树经常一起玩。很快,两个孩子就嬉闹起来。
突然,小美发现安安没穿拖鞋光着脚在地上跑,就大声叫她:“安安,你怎么不知道穿鞋?地面太冷了。如果你拉肚子了,你会怎么办?”
安安撅着嘴,有些不情愿的走过来,穿上鞋子,又继续玩了。
过了一会儿,安安和小舒开始追一个球,满屋跑。
小美又喊了一声安安,“安安,我告诉你,别再跑了。你没看见那边有一张桌子吗?你敲桌子就知道什么叫痛了!”
说完,小美转头对我说:“这孩子一点稳定性都没有,一点都不让人担心。”安安听了妈妈的话,停下来,突然大声对小树说:“你别再跑了,不然我打你!”小美又开始教安安了。这一次,安安泪流满面,被小美领回家。
其实我知道安安对妈妈的话不满。但我不敢反抗我妈,就把气出在比她小的树上。安安的妈妈小美,其实她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,本来都是爱和关心,但一表达出来,就变成了批评和指责。
02
不知何故,我们常常发现爱和关心难以启齿。
“爱得深,责得实”,“打是亲,骂是爱”,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等观点深深影响了多少代中国人。
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:“我这么做是为你好。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。”
但这种教育理念其实是在用“唤起孩子的负面心理感受”的方式来达到约束孩子行为的目的。
他们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强大的破坏作用,让孩子怀疑自我价值,对父母产生负罪感,甚至经常背上不是自己的骂名。
比如父母吵架时,认为“都是因为我”;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,他会想“因为我没能让父母开心”;甚至,他们会恨自己,为什么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,让父母如此失望。
这个时候,父母的爱成了孩子沉重的枷锁,让孩子成长困难。
在最近的一档亲子综艺节目《父子上阵》中,有这样一个片段:
丹尼的儿子和父亲接受了一项舞狮任务。
在练习中,父亲对丹尼非常严格,不断责骂儿子的表现不好,并伴有一些身体上的殴打。丹尼对父亲粗鲁的指责保持沉默,最后消极抵抗,放弃练习。
此时,父亲开始尝试与丹尼沟通,语气依然强硬,让丹尼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。丹尼说了一句“不知道”后,就拒绝再说话了。丹尼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说,他希望孩子能为自己说话,但孩子一直保持沉默。
其实并不是丹尼从来没有为自己辩解过,只是在他之前的经历中,每次辩解都会被父亲训斥和否定,换来更多的指责。
来自父亲的不断不满和否定,让丹尼一方面叛逆和不满,另一方面又充满了自卑和内疚。
这种心理矛盾让丹尼很痛苦。与节目中的其他孩子相比,丹尼总是显得犹豫和畏缩。
03
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、鼓励和支持时,他们往往会更加自信,也更容易冷静地应对挫折和挑战。
对于父母来说,改变一种习惯的教育方式并不容易。但是对于孩子来说,父母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。
只有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的亲子沟通,才能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而真正好的亲子关系,是孩子一生勇气和力量的最好支撑。
家长要积极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,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和接受孩子。在家庭生活中,给孩子创造选择的机会,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。这样才能打开沟通的第一步。
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应该对孩子的付出给予适当的肯定。这样既能帮助孩子形成阳光开朗的性格,又能让孩子坚持自己的主张。而且一定会让孩子的大脑分泌一种叫做“多巴胺”的快感激素,从而产生“下次做得更好的欲望”。
做孩子的榜样,而不是操纵者。
在教育中,榜样永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。
前段时间,在一次采访中,吴京谈到了拍摄《战狼2》的初衷,其中一个就是给儿子树立榜样,让孩子学会男人的勇气和担当。当孩子认同父亲的行为,并以父亲为榜样时,他自然会模仿,并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接近父亲。
此外,当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时,他们也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。比如爱看书的父母,他们养大的孩子也爱看书;喜欢旅行的父母和孩子也会对大自然有一颗向往的心。
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好,那么从现在开始,我们就要改变批评的教育方式,学会正面鼓励他,肯定他,欣赏和发现他的优点。
每个父母都有责任让自己的孩子知道,我爱的不是必须优秀的你,而是独一无二的你。
父母和孩子好好相处,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了解孩子的想法、喜好和内心需求,这一点很重要。和孩子说话的时候,认真听他的话,了解他的想法和立场,这样才能陪伴他的良好成长。我们的课程旨在教会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,让家长通过学习如何解决问题,学会与孩子良好相处的能力。父母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心灵成长,从而实现家庭关系的和谐。
—结尾—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