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会遗传吗,如何判断自己正在逐渐走向抑郁康复期?

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的交互作用,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发生时间对抑郁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。

抑郁症的发病与生物、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。

1.生物因素主要涉及遗传学、神经生化、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再生。

2.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是病前的人格特征,如抑郁性气质。

3.在成年期遇到压力生活事件是临床上显著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因素。

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的交互作用,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发生时间对抑郁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。

虽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在科学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。

但就其诊断而言,有先天遗传因素,后天性格发育和外界环境刺激更为重要。

家庭影响

如果父母抑郁,孩子的日常生活环境可能会相对抑郁。

父母的行为模式会逐渐习以为常,孩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父母的价值观,抑郁的概率会比别人高。

性格遗传

抑郁症是不会遗传的,但是性格是可以遗传的。

如果孩子天生性格内向、敏感,那么他/她患抑郁症的概率会很高。比如严重刺激、社会关系不和谐等因素都会影响他的情绪积压。

这些都会导致抑郁。

成长环境是关键。

虽然孩子在抑郁症家庭长大,也可能遗传了父母的性格特征,但不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因素。

最重要的是成长环境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如果父母能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,而不是强迫和控制孩子,那么孩子的内心会更加阳光和温暖,自信心也会更强。当他遇到事情或问题时,他能自我调节,自我吸收。然后,抑郁症的发生率很低。

所以,孩子是否患抑郁症,一个与先天性格有关(但影响有限),另一个与后天成长环境有关。只要把孩子培养成自信、阳光、积极的人,抑郁症是可以避免的!

其他精神疾病的遗传因素

自恋型人格的父母往往无法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,容易控制和依赖孩子与孩子的共生关系。

或者边缘型人格的父母,脾气暴躁,把孩子当出气筒,打骂孩子,从情感上和身体上虐待孩子。

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,往往会在心理上反哺父母。

心理能量低,没有安全感,缺乏爱,容易感到自我价值低,贬低自己。

容易患上焦虑、抑郁、强迫、社交恐惧、疑病症等神经症。

一个有遗传因素的人,患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,但他是否患病,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。

我们不能改变基因,但可以适当改变环境因素。

抑郁症是否会遗传,希望抑郁症患者能早发现早治疗。

那么我们如何简单的判断自己的抑郁症是否开始痊愈呢?

第一,孤独感和绝望感明显消失了。

很多患者在抑郁的时候会感到极度失落,觉得前景黯淡,感觉不到快乐。现在他们可以感受到快乐,情绪没有那么低落,不再悲观失望。

第二,一些认知上的变化。

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的时候会走进死胡同,自己的大脑里总会出现一些不真实的想法,不会从事实出发。治愈后,我会接受自己的想法,不逃避自己的想法,不再抗拒自己的负面情绪,从事实出发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客观。

当抑郁症痊愈后,内心会变得更加开放,对自己情绪的关注度会逐渐提高,自己的情绪也会得到引导。

第三,提高日常生活能力。

患抑郁症的人,生活能力会下降。可能是他们内心很累,生活中不想动。可能生病的时候连最基本的洗漱都需要别人帮忙。当他们康复后,他们的生活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。

第四,不再排斥社交活动。

很多抑郁症患者有严重的社交恐惧,不愿意和身边的人交流。如果你从抑郁症中恢复过来,你就不会觉得和家人朋友交流有多累,也不会是一件很累的事情。

第五,身体上那些不舒服的感觉也消失了。

当你情绪低落时,身体会出现莫名的恶心、呕吐、胸痛、背痛、胃痛等不适应症状。当你抑郁的时候,这些症状就会消失,你会觉得自己的食欲和睡眠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

第六:停止盲目否定自己。

抑郁症期间,很多患者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一无是处。康复后,我会更好的接受不完美的自己,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

第七:不再有自杀的念头。

很多人在抑郁的时候会有自杀的念头,等恢复了就会变得积极,所以不会总有自杀的念头。

抑郁症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冒。抑郁症和感冒确实有共同点,但也有区别。因为不能“感冒是小事”,所以可以把抑郁症等同于小事。无论你是患了感冒还是抑郁症,你都不应该轻视它。你要有正确的认识,提高认识,尽早治疗。

—结尾—

标签:抑郁症
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

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
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码打赏